网络推手刷新青年就业模式获认可
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网,对116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,52.5%的人认为,应该规范网络推手模式,并作为年轻人的就业渠道加以鼓励。但也有23.4%的人表示,网络推手模式弊大于利,应限制或取缔。
网络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推手?
“只要你是网民,能每天在线6小时以上,就可以加入我们的团队。本公司郑重承诺,每人每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。”今年8月,百度贴吧上一篇题为“招聘100名网络推手”的帖子引起不少人关注,80多人回帖应征岗位,很多人自称“职业网络推手”。
网络推手的职位,对于像宋兴(化名)这样暂时失业,经常宅在家里上网消磨时间的年轻人来说,非常有诱惑力。自从成为网络推手后,他每天可以穿着睡衣在电脑前工作,间隙还可以抽根烟,外出溜达一圈。当然,前提是保证每天工作6小时。
宋兴告诉记者,他的工作通常是发帖推广企业产品,内容以产品介绍和评论为主,每帖0.5元。如果打造出“热帖”,就有50~100元的奖励。当帖子达到一定的浏览量,还另有提成。“如果勤快点,我一个月能挣近2000元。”不过,宋兴坦言,这样打造出来的“热帖”其实“水分很多”。
网络推手行业之所以迅速崛起,与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利益密不可分。据某网络推手公司透露,网络营销的费用一般每月1万~5万元不等,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效果,费用可能超过10万元。在利益驱使下,一些公司不惜教唆网络推手发布虚假或夸大其词的信息误导民众。
宋兴说,老板曾向他传授“炒作诀窍”:先在大型论坛上发布某产品正面评价的帖子,然后换个ID顶帖。网民一般都有从众心理,他们接下来的评论大多会很正面。
在网络推手的操作下,不少不明真相的网民,随之被裹挟进去,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。本次调查显示,62.1%的人认为,自己身边的人容易轻信网络信息。究其原因,69.8%的人认为“网络推手发布的信息难辨虚实,混淆视听”;59.5%的人认为原因是“对传统媒体的信任被人们习惯性地拓展到对网络信息上”;还有32.2%的人觉得是因为人们不了解网络传播规律。
有人说,在网络时代,谁都可以上网发布信息,这意味着人人都可能成为幕后推手。调查中,半数人(50.6%)对此表示认同。
网络营销是把“双刃剑”
兰州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唐远雄认为,网络推手模式如果被正确引导和利用,是一种很好的市场营销手段。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,特别是青年群体了解信息的主要平台。企业当然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影响力。
此次调查中,70.2%的人认为,正常的企业和个人的网络推广无可厚非,但虚假信息炒作不可取;33.5%的人表示,网络推手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;还有21.1%的人认为,网络推手针对“网络红人”和明星的炒作,也符合人们的娱乐需求。
北京凤凰财智公司总经理黄继波表示,网络营销的发展,既解决了一部分青年的就业问题,还对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。不久前,一家公司推出的一款产品少有人问津,通过他们网络营销后,不到一个月,公司营业额增长了30%。如今,每个月都有六七家企业希望与他们进行长期合作。
“正确的网络营销,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。”黄继波说,他们主要进行软文广告投放的网络营销方式,以及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上进行产品推广,内容就是介绍产品的功能和效果,不炒作。
娱乐私塾创办人、明星经纪人田金双认为,网络营销是把“双刃剑”,适当运用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和形象,“一些违背道德的做法只能获得短期利益,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,造成的全民性伤害也很大。比如,很多人对一些正确信息也开始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了。这会造成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,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。”
如何杜绝网络推手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?调查显示,76.3%的人认为,应加强网络监管,及时清除虚假信息;65.1%的人表示,应该立法对发布虚假信息的人进行严惩。
黄继波告诉记者,当下网络推手公司数量增长成井喷之势,以北京为例,网络推手公司有100多家,其中大部分是两三个人合伙的小公司。它们接的都是一些临时的小单子,由于资金有限,管理存在漏洞,加之缺乏有效监督,不会花时间去了解客户的产品性质和企业文化,常常靠制造噱头进行炒作,不仅营销效果不明显,有些企业的名声也被搞坏了。
“企业对网络推广应有长期计划,找一些大的团体或公司进行长期合作。”黄继波还建议,网络营销行业联合起来,对网络推手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。
“你能判断谁是蓄意炒作和发布虚假信息的人,谁又是被裹挟的人吗?在网络还没有实名制以前,规范很困难。”唐远雄认为,要对网络推手进行职业规范,现阶段只能从网站管理者方面下工夫。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对论坛版主和网站负责人进行培训,帮助他们提高辨别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的能力,并及时清除这些信息。“此外,民众也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,不能盲目跟风。”
调查中,60.9%的人认为应加强网络教育,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。